English

色彩斑斓“岛文化”

——来自西沙群岛的系列报道之三
2000-08-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周晓斌 叶龙斌 本报记者 樊云芳 我有话说

西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异常单调。然而,驻守在这里的海军官兵也像生活在内地的青年一样对日益发展的现代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于是在南中国海的一座座小岛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西沙特色的“岛文化”,它们无不凝聚着守岛官兵的心血和聪明才智。

贝壳文化

在西沙,当海水退大潮时,战士们常会赶海拾贝壳,并在各种美丽的贝壳上写下自己的思索、希冀和深情。

一些手巧的战士,或在贝壳上用刀刻上椰子树、十二生肖或其他图案,或在贝壳上题诗、题词、写对联和赠言。根据不同对象,送上相应字画的贝壳,别有一番情趣。

喜欢古诗的战士,在外形酷似古代王冠的王冠螺上题下了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与小岛生活情趣颇为贴切的千古绝句。战士小张的虎斑贝是送给准备结婚的同学的,两只贝壳上分别用红漆写下了“新婚”和“志喜”的大字,旁边是“白头到老”、“幸福美满”一行小字。一位战士的女朋友是海洋学院的大学生,知道西沙有虎斑贝,于是写信来索取:“贝壳出西沙,赶海去拾之。愿君寄两个,此物最相思。”于是,这位战士挑出一对最好的贝壳,在上面写上了“天长地久”、“青春永驻”的红字,把这特别的爱情信物寄给女友。赠给战友留念或者是自己珍藏的贝壳,战士们在上面的题词各有特色,如“同岛共济,固守西沙。业在今朝,功在千秋”;“血肉筑成长城,西沙友谊长存”等等,句句情趣盎然、意味深长。

沙滩文化

西沙群岛有“两多”:海水多,沙滩多。在一片片银色沙滩上,不甘寂寞的官兵们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沙滩文化”。

中建岛是西沙群岛中离大陆最远的岛,也是沙滩最大的岛。除了千把平方米的营区,其余的就是沙滩。岛小路远,一年难得来几次补给船,岛上缺少纸、砚、笔、墨文房“四宝”,官兵们就把沙滩当纸,用树枝做笔,举办“沙滩书法比赛”。每年的“七一”、“八一”、“十一”都要举办书法比赛,还举办过“毛泽东诗词书法赛”和春联比赛。

中建岛的沙滩文化丰富多采。岛上没有排球场,他们就光着脚在柔软如毯的沙滩上打排球。营区面积小,没有大操场,守备队就组织官兵进行沙滩长跑,锻练身体,每年还进行一次考核性的5000米环岛沙滩长跑比赛。官兵们说:“在沙滩上长跑特别费劲,又特别有趣。”

对联文化

对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在西沙群岛,有许多战士创作的对联。这些对联是西沙“岛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珊瑚岛守备营门口,有一幅新奇的对联“愿做西沙羊角树,甘为珊瑚抗风桐。”

羊角树、抗风桐都是西沙特色树木,它们经历了无数次强台风袭击之后,仍保持长绿不衰的本色。官兵们说,在西沙,就要像它们一样扎根珊瑚岛不畏艰难困苦为祖国站岗放哨。

新兵连一幅春联道出了新战士立志扎根海岛的心声,上联是“告别父老乡亲守南疆无尚光荣”,下联是“来到西沙群岛欢度春节别有风味”,横披“爱岛如家”。大年初一,当新战友看到这幅贴在营门上的春联,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供应站是西沙部队的后勤生产基地,守岛官兵吃得怎样?且看对联“远离大陆炸饼做糕香飘椰子林,弹丸孤岛养猪种菜富庶西沙人”。乍看这幅对联,好像是供应站官兵自吹自擂,其实是部队机关赠送他们的,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守岛官兵在西沙也能“餐餐见绿,顿顿有肉”。

“一锅炒出酸甜苦辣小岛风味,双手捧上喜怒哀乐士兵情怀。”对这幅对联,守岛官兵如此解释: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西沙群岛,酸也;来船收到家信,甜也;岛上该说的话说完了,沉闷,苦也;与对象吹灯,辣也;吃上自产蔬菜,喜也;发现不明国籍船只,怒也;家中亲人不幸去世,哀也;祖国来人慰问,乐也。守岛官兵还借对联抒发拳拳爱国之情,金银岛某守备队官兵写道:“海风悠悠椰风习习看残阳如血茫茫天尽头江山如画,铁骨铮铮号角声声卫南疆似钢小小金银岛丹心似火。”

基层连队的对联如此多姿多彩,首长办公楼的对联也是别有特色:“人在西沙九洲春色汇心中,身居群岛南海风云收眼底”;司令部的对联是“论是论非干部讲政治,亦文亦武战士爱学习”;政治部的对联是“身处机关向小岛官兵奉爱心,胸怀部队为基层建设献青春”。这些对联,既表现了西沙官兵乐守天涯、爱国奉献的高尚情怀,又净化了守岛部队的军营文化环境。

海洋文化

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渔场,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永兴岛上,有一座闻名遐尔的“海底世界”,这就是由守岛官兵建立的我国最南端的博物馆──西沙海洋博物馆。

西沙海洋博物馆由刘华清同志题写馆名,于1990年2月3日正式落成开馆,成为我国第一座珍藏海洋生物标本的博物馆。这座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共陈列了龙虾、热带鱼、珊瑚和各种贝类等海洋生物标本4万多件(幅),以其特殊魅力展示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富有。

走进西沙海洋博物馆,仿佛潜入了神奇的南海海底,展现在眼前的一件件加工精良的海洋生物标本千姿百态、引人入胜。这一件件珍品,均是官兵们从大海里采集并精心制作的。博物馆开馆9年来,接待军内外旅游参观者3万余人次,留言簿上,留下了上万名参观者的肺腑之言。1995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视察西沙时,高度评价西沙海洋博物馆,并欣然为这座象征西沙海洋文化的博物馆写下了“西沙珍宝”的题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